2018年11月03日 星期六
放大
云南法院发布10大涉民营经济保护典型案例
23天、每天100万元!因“环境问题”,红河州一企业被环保部门连续罚款累计2300万元。最终,因行政部门处罚程序违法,这张“巨额罚单”被法院依法撤销。昨日下午,云南高院联合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,就云南法院涉民营经济审判工作进行了通报,并发布了涉民营经济保护10大典型案例。旨在向社会公众传导民营经济保护意识,介绍涉民营经济案件的审判标准和尺度,发挥典型案例的裁判指引作用。 成果 云南高院: 注重平等的 民营经济刑事保护 为改善营商环境,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,去年11月,云南多部门联合出台了“双10条”。而法院在处理民商事案件时,又是如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呢?云南高院副院长向凯介绍,针对司法实践中,涉民营经济案件涉及面广、类型繁多、数量逐年增长,部分案件矛盾尖锐、当事人利益驱动大,新类型、新情况、新问题不断涌现,审理难度不断加大等特点,云南各级法院着力提升审判人员的审判能力和业务素质,切实提高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,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。 在审判工作中,强化民商事审判职能,妥善审理涉及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金融借款、建设工程施工、加工承揽等各类纠纷,依法保护其物权、债权、股权、知识产权、自主经营权和各类新型权益。注重对民营经济的平等刑事保护,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、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。依法维护民营企业、企业家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,通过审判纠正行政机关的不当行政行为。加强执行工作,加大执行力度,规范执行行为,保障民营企业、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。 省工商联: 5年解决300余起 民营企业维权案 另据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夏云东介绍,为更好地化解民商事矛盾纠纷,省工商联联合16家单位组建了“云南省民营企业法律维权委员会”。与法院建立民商事案件诉调对接机制,自2013年以来,全省各类商会调解组织共有104个,调解民商事纠纷标的上百亿元。 组建了50人的法律专家律师团队,通过请进来、走出去的方式,进行了21场法律风险意识培训宣讲,两年来,有4000多名企业家受益。每两年向法官、检察官和劳动仲裁员征集一次云南省民营企业典型案例予以汇编,累计发放5000余册,引导民营企业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,提升依法治企和依法维权的能力。收集了发生在云南民营企业家之间的84个典型案例,通过监狱服刑人员到现场以案释法的方式,开展警示教育普法宣传。 此外,依托云南省民营企业法律维权委员会和民营企业投诉中心两个平台,省工商联5年来共解决民营企业维权案件300余件。 举措 云南法院5大举措助力民营经济: 缩短办案周期提供及时司法保护 新形势、新要求,接下来云南法院又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,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呢?“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,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,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,同等地受到法律保护。”在向凯看来,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,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,与法院的审判工作密不可分,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审判理念上充分注意民营企业特点,按照法律规定和新的要求来保护民营经济。 下一步,云南法院将进一步强化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的理念,切实增强立案、审判、执行等各个工作阶段贯彻落实政策措施要求的主动性和责任感。加强案件审判执行工作,尽可能缩短法院办案周期,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及时的司法保护。 严厉打击“涉民营经济”刑事犯罪
每天100万 一企业累计被罚2300万 程序违法 法院判环保局撤销罚单
朱慧卿 作(新华社发)